|
9月26日,央視CCTV-1《朝聞天下》欄目以《全球最大5000平方米“空中捕風傘”啟運》為題,報道中國能建中電工程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“大型傘梯式陸基高空風力發電關鍵技術及裝備”項目全球最大高空風力發電做功傘在京啟運,并采訪了中國能建首席科學家、中電工程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電規總院院長、大型傘梯式陸基高空風力發電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負責人羅必雄。

高空風力發電技術是通過捕獲高空風資源進行發電的創新技術。此次啟運標志著我國首個高空風能領域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,也是中國能建中電工程牽頭負責的首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,正式進入現場放飛實驗測試階段,我國高空風電邁入兆瓦級測試新階段。
高空風力發電系統由空中組件、牽引纜繩和地面組件三部分構成。此次交付啟運的做功傘是空中組件的核心設備,展開面積達5000平方米,相當于12個標準籃球場,可在500-5000米高度范圍內往復捕獲風能并帶動地面發電設備發電。

羅必雄在接受央視采訪時,闡述了高空風電的顯著優勢:“相比較常規陸上風電,高空風電可節約95%的占地,減少90%的用鋼,并可使度電成本降低30%,同時可串聯多個飛行器,在大型化、商業化上具有明顯優勢。”
高空風能作為尚未規模開發的新能源“無人區”,具有風速高、風向穩定、風能密度大等優勢,蘊藏著巨大潛力。我國當前在高空風能利用領域走在世界前列,擁有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,可實現全產業鏈技術與設備自主可控。

羅必雄強調:“這一項目試驗標志著我國高空風力發電由千瓦級向兆瓦級邁進,高空風能捕獲從1000米向3000米、甚至5000米邁進,未來可極大帶動航空、能源、環保等高空風能相關產業的發展。”
此次啟運的做功傘將運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左旗,正式開展現場放飛試驗測試工作。 |